
今年A股科技、新能源这些热门板块里港股配资,不少散户总陷在“一买就跌、一卖就涨”的怪圈。其实问题根源在于没看懂主力的筹码逻辑——主力从不是拿够固定比例筹码就拉升,而是要“控住活跃筹码+稳住盘面”。一位资深投资者结合今年的市场案例,拆解了主力拉升前的3个关键信号,全是能在交易软件、财报里直接验证的干货。
先打破一个流传很广的误区:主力拉升不靠“绝对持股比例”,核心看“筹码集中度”和“锁定性”。新浪财经今年初就分析过,流通盘里的“活跃筹码”(散户常交易的那部分)才是关键,通常拿到20%以上就能撬动股价,30%以上基本能高度控盘。但这只是基础,真正决定拉不拉的,是筹码有没有“扎稳根”——就像今年AI板块的不少个股,主力吸筹后筹码峰半个月没松动,这才是要拉升的苗头。
第一个信号:筹码峰“单峰密集”且牢牢钉在低位。打开交易软件(通达信、同花顺都行),按F3调出筹码图,要是股价在低位横盘一两个月后,筹码不再分散,而是在某个价位聚成清晰的“单峰”,说明主力成本全集中在这,吸筹基本结束。比如今年有只AI算力股,6-7月在8-8.5元区间震荡,筹码从“多峰分散”慢慢拧成单峰,随后借着阿里云栖大会的行业热度,股价半个月就涨了25%。但要记着,要是单峰出现在股价涨了两三倍后的高位,反而可能是主力在“堆筹码出货”,别往里冲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第二个信号:股东户数连降+户均持股增加。这俩数据是主力吸筹的“铁证”,在上市公司的季度财报里就能查到。主力吸筹时会慢慢洗走散户,反映在数据上就是“连续两个季度股东户数减少,户均持股数量同步上升”。今年上半年的智能制造板块,好几只龙头股都出现这情况:一季度股东户数降了12%,二季度又降8%,户均持股从5000股涨到8000股,随后跟着“人工智能+”政策利好,股价一路涨了30%多。要是只降一个季度,或者户均持股没变化,大概率是散户间的换手,不是主力动作。
第三个信号:洗盘时缩量、不破关键支撑位。主力吸够筹码后,会故意砸盘洗走浮筹,但有个明显特征:下跌时成交量越来越小,而且不跌破20日线、60日线这些关键均线。就像9月有只半导体股,洗盘时跌了10%,但换手率从之前的5%降到2%以下,筹码峰也没往下移,这就是“假跌真洗”,没过一周就开始拉升。要是洗盘时放量跌破均线,筹码峰也跟着散了,那就是真出货,别想着抄底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那位资深投资者说,今年他靠这三个信号避开了不少坑,也踩中了两波行情。核心就是“不猜比例、看信号”——主力拿多少筹码外人没法精准知道,但筹码峰、股东户数、洗盘量能这些痕迹,全摆在明面上。
特别要提醒的是,两种情况就算信号齐了也不能碰:一是没有基本面支撑的“垃圾股”,就算筹码再集中,也可能是主力硬拉的庄股,随时会崩盘;二是股价已经涨了四五倍,这时的“信号”大概率是主力做出来的陷阱,看着像要再涨,其实是等着散户接盘。
股市里没有“一眼看穿主力”的秘籍,但有“不被忽悠”的逻辑。对普通投资者来说,不用天天盯盘猜主力动向,只要打开软件看筹码图、翻财报查股东数据港股配资,再结合行业政策,就能大概率踩准节奏。毕竟,主力的动作再隐蔽,也会在筹码上留下脚印——看懂这些脚印,才是散户在市场里安稳赚钱的底气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美港通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